你好!你这可以说是皮下脂肪粒或脂肪瘤。这种病证在中医学上是属于湿痰流聚皮下证,是指气机不畅,痰湿停结于皮里膜外诸症的概称,多因情志内伤,脾虚失运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结核,大小不一,多少不等,不硬不痛,软滑活动,皮色如常,皮温不变,终不溃破。多发生于颈项、下颌部、腋间、四肢及背腹部。该病证男女老少均可发生,与季节无关,但该证可由其它疾患引起,如头面、口腔等部位患外疡,体温升高时,常可引起颈项及下颌部出现此证,待外疡治愈时,本证疼痛可减轻以致消失,但肿物只见减小,常不易消失。该病证乃因脾虚不运,湿痰流聚而致皮下生核,治宜健脾利湿,化痰软坚,可用海带丸(《证治准绳》),甚者加昆布,或与消核丸(《杂病源注犀烛》)合用。
在治疗过程中,要与以下三种病证相鉴别:(一)是痰火凝聚皮下证。该证与湿痰流聚皮下证均可引起皮下结块之症,主要病变基本相同,但病机不同。痰火凝聚皮下证系肺肾阴虚,肝气久郁,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痰火凝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湿痰流聚皮下证,是指气机不畅,多因情志内伤,脾虚失运所致。(二)是韦克二氏脂膜炎,该病又称回归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是一种皮下脂肪有炎性结节与复发性回归热样发热的疾病。属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20-60岁的女性,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有散发皮下结节,可有压痛或挤压痛,大部分病人有发热、并节疼痛,全身乏力等症状。(三)是皮肤猪囊虫病方,本病系指由猪绦虫寄生于皮肤的寄生虫皮肤病,临床以皮下有蚕豆大小的结节,不痛不痒,与皮肤不粘连而与下面组织往往粘连,硬度中等有弹性,久之可钙化,甚则破溃为特征,主要因误食含有猪囊虫的猪肉或牛羊肉(未煮熟者)所致。从上述鉴别不难看出同一种病会出现在不同的证型之中,那么证型不同治则与立法也就不同,故此,建议你去看医生,让医生结合你的各项客观指标予以全面辩析才是客观科学的。
针对于湿痰流聚或者痰火凝聚皮下证而致皮下生核,西医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肿物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认为可以不用治疗。但我认为虽然肿物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但从侧面反映出患有该病的人群,机体脏腑功能存有不协调的功能性病理变化,最起码是属于亚健康状态,而且西医的手术疗法也仅是从局部解决问题的一小部分,没有改善患者的功能性状态。如果从健康的和生存质量角度来考虑,我建议还是应该积极治疗才是上策。另外,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病态或不健康也不再仅从生物学上下定义,仅指疼痛不适或畸形等,而是指工作、学习、反应能力受限。
平常饮食是一个人多年的习惯,一时半会是难以改变的,而疾病的形成并不单是饮食这一因素所导致的,而在于身体脏腑功能的失调等多元化的因素引起而形成的。据此,在饮食上没有什么要刻意的选择,关键在于调治你目前身体脏腑功能紊乱这一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文章转载于:快速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