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家庭医生在线耳鼻喉频道
作者:家庭医生在线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1 标签:中耳炎 有专家审核 3个月以内 保健品 

每逢夏季,耳鼻喉门诊因急性中耳炎来就诊的患儿就多了起来。大多数患儿都是因为中耳炎反复发作而来复诊。中耳炎易复发有生理解剖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家长在治疗中的一些认识误区所致。那么在中耳炎的治疗中,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呢?随便停药,治疗前功尽弃这天张医生刚到门诊,就听到有病人在门口吵闹,张医生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几个星期前这个家长带孩子到这里来就诊,被诊断为急性中耳炎,医生给孩子开了一些口服药和滴耳药,让他坚持服用。用药两三天后孩子的症状就减轻了,耳朵也不流脓了,也不见孩子叫痛了,家长很高兴地停了药,可没想到才过几天,孩子的耳朵又流起脓来,家长是又着急又生气,心想这医生怎么治的病,一点都不彻底!便气呼呼地来到医院。听了他们的叙述,又仔细询问了情况,张医生向他们解释道:“孩子病情复发的原因,不是医生没开对药,而在于你们没有按医嘱坚持给孩子用药。”该患儿后来到医院治疗,每天坚持滴耳、吃药,两个星期后痊愈。医生点评: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中耳炎反反复复久治不愈的病例,究其原因是家长没有给孩子坚持用药,往往是一看到症状好转,如耳朵不流脓了,或者孩子不叫耳朵痛了,便以为病好了,马上停药,很容易造成治疗不彻底。耳朵不流脓了并不表明中耳炎治愈了,这只是暂时的干耳现象。因为穿孔鼓膜的修复和上皮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鼓膜穿孔,中耳就失去屏障作用,若遇到感冒、耳朵进水或不坚持滴药,就很容易复发。耳朵不痛了,也不能表明中耳炎痊愈了,有时病情反而是加重了。因为小儿的痛阈一般较成人高,再加上儿童年龄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差,白天小孩在玩时注意力分散,即便有疼痛也不易感觉出来,晚上由于小孩白天玩累了,轻微的疼痛(在成人来说也许是很痛的感觉)很难把他(她)痛醒。当小孩的耳膜穿孔后疼痛更会减轻,原因在于中耳炎引起的痛疼主要是中耳积液积脓,中耳鼓室压力增加引起的,当耳膜穿孔后中耳鼓室压力减轻,疼痛自然就减轻了。因此小儿中耳炎的治疗贵在坚持用药,不要因为症状稍有好转便轻易停药。填塞耳道,好心办坏事一天下午,张医生像往常一样上班,当看到第21号病人时进来一个神情焦虑的奶奶,身边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经询问,这个孩子几个月前出现双耳流脓,因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身边只有奶奶照顾,老人家一想到去医院就觉得挺麻烦的。她听邻居阿婆介绍说,往耳朵吹点药粉进去,脓立刻就能止住。奶奶便如法炮制,往孩子耳朵吹了点药粉,脓果然止住了。可没过多久,孩子的症状更重了,天天哭喊耳朵疼,老人家这才紧张起来,还是决定到医院求治。张医生听了不禁摇头叹息,奶奶给孙子的“治疗”恰恰犯了中耳炎治疗的大忌。医生点评:有些家长听“好心人”介绍,用什么面粉、药粉甚至石灰喷洒于耳道内治疗中耳炎。因为他们发现将这些粉剂喷进耳内后流脓马上能止住,殊不知这其实是危险的举动。粉剂吸附脓液后,好似不流脓了,干耳了,但同时粉剂堵塞耳道,不仅会使中耳引流不畅,引起耳道糜烂、发炎,而且会影响外耳道的清洗、引流以及局部用药的效果,严重者还可能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因此,家长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喷洒药粉在孩子耳内,或者放棉花团在外耳道,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忽视症状,小病变大病一天上午,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小孩来看病。说她的小孩近半年来总说耳朵痛,还有流涕、鼻塞,家长一直没留意,直到这几个月情况变得严重起来,孩子上课也无法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也比以前差了,家长这才紧张起来,带孩子来看病。经检查,患儿双侧鼓膜明显内陷,似有粘连。检查确诊为双渗出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经过手术和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孩子的听力终于恢复正常,鼻窦炎也治好了。妈妈一个劲地后悔当初忽略了孩子的症状:“早点注意到孩子的症状,也不会拖到今天啊!”医生点评:渗出性中耳炎,又叫分泌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名字繁多。它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耳内闷胀感,或有轻微疼痛,伴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耳鸣等,有时听力下降是不容易为人察觉的,特别是年龄小的患儿,常常是老师、家长、亲朋戚友等无意中发现的,多表现为对大人的叫唤声反应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城镇患儿也可于体检时发现。这种中耳炎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因为它的症状通常不是很明显。即使是较大的儿童可感到听力下降,但由于症状时轻时重,很容易使家长对其不够重视,以为听力好转时病就好了,因而往往造成治疗延误。其实中耳炎并不难治,关键是要早期、系统治疗。否则就会使病情加重,轻则鼓膜穿孔,重则引起颅内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或者转为慢性,耳朵长期流脓,久治不愈,影响听力。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既然中耳炎会造成如此不良的后果,那么有什么办法去预防它呢?办法当然是有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中耳鼓室通过咽鼓管与上呼吸道相通于鼻咽部,上呼吸的感染可通过此管向中耳扩散引起中耳炎。2.积极治疗邻近部位的感染,如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等。患儿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如经常流涕、嗓子痛、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听力下降等。因为这些症状有可能是腺样体肥大的表现,如果上面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发生中耳炎就不足为奇了。3.游泳、洗澡时要注意防止耳朵进水,若不慎进水者要尽快消除;婴幼儿喂奶时要注意方法正确,不要卧姿喂奶,以免溢奶流入咽鼓管或外耳道,造成中耳的感染。外耳造成鼓膜外伤者更需注意。4.注意外耳道清洁,耵聍多者要到医院清除,外耳道异物要尽早取出。5.定期体检(一般一年至少要检查一次),以便尽早发现中耳的异常情况。6.已出现中耳炎症状者需及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另外,还要提醒一下,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唇腭裂患儿更要注意上述情况。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