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蒲公英可用于治疗脂肪肝
作者:飞华健康网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1 标签: 压力 补充营养 

发布时间:2012/12/21 14:04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雪莲我要评论

蒲公英又称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全草,是我国民间深受欢迎的野菜,同时也是重要的中药药材。

蒲公英除了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蒲公英甾醇、皂苷、结晶性苦味质蒲公英苦素、胆碱、菊糖、葡萄糖、果胶、肌醇、咖啡因等活性成分。

蒲公英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淋巴腺炎等,近代常用于脂肪肝的治疗。

药理研究证实,蒲公英有良好的保肝作用。一些学者用蒲公英乙醇提取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给药,能使麻醉大鼠的胆汁分泌量,增加40%以上,这是由蒲公英对肝脏的直接作用引起的。对四氯化碳中毒的大鼠给予蒲公英注射液灌肠治疗,大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也较以前减轻了。胆囊瘘犬实验显示,蒲公英保肝利胆的活性成分主要是树脂类物质。这些树脂类物质可以对肝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

但是蒲公英具有缓泻作用,所以胃寒便溏者忌用。

文章转载于:飞华健康网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