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
作者:家庭医生在线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糖尿病 手术 有专家审核 天热发病 

据分析,临床上有近四成糖尿病人用药不当。专家提醒:用药要遵医嘱

有很多的初发糖尿病的患者在问:一定要吃药吗?

糖尿病治疗专家这样回答到:在血糖不能很快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过来的特殊时期,用药物来帮帮忙也没关系,只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将来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就会少。因为糖尿病不是太难的病,难就难在它的并发症上面。所以预防并发症就是很关键的。用不用药不是根本目的,控制好血糖,不发生并发症或让并发症出现得更晚才是目的。

一般而论,糖尿病是一个终生性的疾病,也就需要终生的进行治疗。但是,对糖尿病的治疗并不是一定要打针(胰岛素)、吃药(吃口服降糖药)。对那些早期的,轻度的糖尿病病人只要进行适当的生活干预、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自我保健等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些病人把体重降下来,血脂降下来,血压降下来后血糖也随之降下来了。

现在有许多的糖尿病治疗专家都主张对早期的糖尿病病人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胰岛功能得到适当休息,等血糖、尿糖完全控制正常后逐步减少胰岛素最后完全停用胰岛素,有很多病人就此恢复正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用口服降糖药或中药治疗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也就是说,患者不要太强求使用药物,也不一定非得吃药。只要血糖能够控制好,无论是吃药或使用胰岛素,还是采用饮食、运动的方式,都是可以的。

选降糖药别听老糖友的经验之谈

治疗糖尿病,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药,强调个体化。只有适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药才是好的,而并非只有新药、贵药才是好药,其他患者用着好的药未必另一个患者也适用。例如,很多糖尿病病友用二甲双胍疗效不错,但如果另一位患有肾病的糖尿病病人也选用二甲双胍,就有可能出现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后果。

${FDPageBreak}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三个误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人发现血糖升高以后,总是千方百计找出种种理由,拒绝服用降糖药。其实,这些病人误入了怕用药物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 血糖偏高,但算不上糖尿病,不必服用降糖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6.1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是6.1~7.8毫摩/升。所以,超过上述两个标准的人,其体内血糖调控机制已经存在缺陷。有人说,我空腹血糖没有超过7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没有超过11.1毫摩/升,算不上糖尿病,不需要服用降糖药。殊不知,血糖正常范围是根据对大多数健康人群的调查而设定的,血糖一旦超过正常范围,就有可能对微血管壁、周围神经等组织和器官产生损害,长期还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另外,血糖偏高还会对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产生毒性,导致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进一步衰退,减低胰岛素分泌,血糖进一步升高,很快变成严重的糖尿病。

所以,一旦发现血糖超过正常值,就应严格控制饮食,如血糖值仍不能恢复正常,就要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即服用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延缓和阻止糖尿病的形成。干预治疗一段时间后,应复查血糖,如果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则可停服降糖药。

误区二 虽为糖尿病,但无任何症状,用不用药都无所谓

患了糖尿病以后,如果不能将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还可发生蛋白尿、冠心病、白内障、周围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导致心、脑、肾等主要器官受损。因此,积极服用降糖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是十分重要的。

误区三 使用降糖药会上瘾,会损害肝肾功能,能不用尽量不用

有的人认为,自己血糖虽然偏高,但自觉身体良好,吃得下、睡得着,而一旦吃了降糖药就会上瘾,天天要吃药,顿顿不离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服用降糖药是不会上瘾的,至于吃得下、睡得着,并不是衡量健康的标准,有许多疾病就是在吃吃喝喝中产生的,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越吃得下,血糖就越高。对糖尿病人来说,适当服用一些降糖药,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就可以减少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防止胰岛功能进一步衰退,甚至使胰岛功能有所恢复,使糖尿病得以减轻。一旦胰岛功能有所恢复,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直至完全停药。

有人认为“是药三分毒”,生怕药物会对肝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目前,通过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上市的降糖药,其安全性、有效性均得到了充分肯定,因此,糖尿病病人可放心地安全使用。

总之,对一个血糖升高而又必需服降糖药的糖尿病病人来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合适的降糖药,远比浸泡在高血糖中利多而弊少。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