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预防高血脂从娃娃抓起 患者可以自诊自疗
作者:家庭医生在线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 处方药分类11 保健品 职业和环境接触 

中国医师学会研究表明,中国内地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患心血管病,每年死亡超过300万例,平均每10秒钟一例。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导致人罹患心脏病的因素从幼年就开始存在。冠心病虽在中年以后起病,但起源于儿童青少年时期,高血脂在儿童期也可能存在,也会加重冠心病的病变。甚至有人提出,冠心病实际上是一个儿童问题,因此,这些“富贵病”的预防要从孩子开始抓起。

肥胖儿童应定期检查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人体内常见的两种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到血管里,诱发疾病,俗称“坏胆固醇”。

儿童高血脂并非少见。近年来,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患肥胖、代谢综合征的人越来越多,儿童高血脂也越来越常见,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并非所有血脂高的儿童成年后血胆固醇也高,而且血脂正常的儿童成年时亦有可能出现高脂血症,给所有儿童青少年进行血脂检查,会给许多青少年过早贴上疾病的标签,给孩子本人和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心,而且可能会导致儿童滥用降脂药物。目前儿科专家大多主张进行有选择性的检查。比如,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建议,儿科医生应定期检查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儿童或父母和祖父母早年罹患心脏病儿童的胆固醇。此外,家族病史不明、超重、肥胖儿童应定期接受胆固醇检查。

调整饮食降低患儿血脂

对于儿童高血脂,如何治疗?向伟表示,小儿血脂异常的治疗与成人相比有其特点,应特别强调饮食治疗为主。儿童血脂水平与饮食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调整饮食可降低高血脂症患儿的血脂水平。饮食干预是治疗高血脂症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饮食治疗可能是最佳选择。饮食治疗无效需要药物治疗的病例,也应继续饮食干预,以使治疗有效持久。

进行饮食治疗时,必须强调食物的多样化,全面、均衡、优质。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避免能量(热卡)摄入不足或超量摄入,维持理想的体重。学龄前期是决定人一生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应采用低饱和脂肪酸、总脂肪和胆固醇的饮食方式。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和心理平衡,也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和血脂正常代谢,在小儿高血脂症防治中必须予以重视。

患儿用抗胆固醇药物安全

儿童如果患上高血脂,对于药物的选择上要格外注意。向伟表示,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对儿童来说,抗胆固醇药物通常安全。几种供儿童服用的这类药物已经获得批准。他提醒,必须注意的是应用药物治疗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不可滥用,只有一小部分儿童和青少年将采用药物治疗;二是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继续饮食干预治疗,以使治疗有效而且持久;三是应用药物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将进行监测和定期随访,以考查疗效,毕竟药物均有副作用。而且必须强调的是,小儿高血脂药物治疗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从小剂量开始。

高血脂医自诊自疗 改变生活方式很重要

1、限制高脂肪食品: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不过,不能片面强调限制高脂肪的摄入,因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适量的摄入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是合理的。各种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油类,如猪油、羊油、牛油则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食物的胆固醇全部来自动物油食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脑等,含胆固醇较高,应忌用或少用。

2、改变做菜方式:做菜少放油, 尽量以蒸,煮,凉泮为主。少吃煎炸食品。

3、限制甜食: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增高,所以应限制甜食的摄入。

4、减轻体重: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以每月减重1~2公斤为宜。降体重时的饮食原则是低脂肪、低糖、足够的蛋白质。

5、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体力活动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甘油三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降低血中的脂质。

6、戒烟,少饮酒:适量饮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适量饮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酗酒或长期饮酒,则可以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因此,中年人还是以不饮酒为好。嗜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呈正比。

7、避免过度紧张: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凡有这种情况,可以应用小剂量的镇静剂(遵医嘱)。

8、药物治疗: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患者应加用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请在咨询专业医生之后,由医生根据具体病因,病情做出选择。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