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杨华章教授谈糖尿病的中国文化上
作者:家庭医生在线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 处方药分类11 其它 补充营养 

肥胖是糖尿病的诱发原因之一,而我们国人的体型,比起西方人明显要苗条,但是,我们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却不比西方低,最新的统计数据也就是去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数据,我们国家的糖尿病人数已经达到了3980万。全球的糖尿病绝对人数,我们国家排在第二,仅次于印度。难道糖尿病也有“中国特色”?这期我们继续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杨华章教授做客我们的节目,详解中国人的糖尿病奥秘。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家庭医生在线与新浪网互联星空播客频道共同推出的专家在线访谈节目。我们这期的话题是糖尿病在中国的特点。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杨华章教授来为我们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家庭医生在线:杨教授,您好!说起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周围总是会有一、两个受糖尿病困扰的亲戚朋友存在,有时候就会担心自己是不是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目前,我们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是不是很高呢?有什么特点吗?

杨华章:

糖尿病在我们中国这20多年来发病进展非常快,跟全球其他地方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运动的减少、进食的增多、肥胖的增多,发病率随之增高。最新的统计数据也就是去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数据,我们国家的糖尿病人数已经达到了3980万。全球的糖尿病绝对人数,我们国家排在第二,仅次于印度,印度是4080万,两个发展中大国占了全球的糖尿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我们中国这么多糖尿病病人中,2型糖尿病占了大多数,大概占93.7%左右, 其他为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糖尿病按照地区不同,发病也有差异,总体说,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比较高,内地一些地区和农村发病率低很多,有一个统计数字说是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收入成正比。

家庭医生在线:提到糖尿病的类型,大部分人会觉得,糖尿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但是我记得93年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其中一位就有糖尿病,4岁就患了,当时似乎说的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个和2型糖尿病是不是也是有区别的?β细胞的作用是什么呢?

杨华章:

1型糖尿病和2型从发病到治疗都有很大区别,2型糖尿病身体里面还是有胰岛素的,有些病人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没有明显受损,分泌量还会比正常人多一点点,但是他的主要原因在于胰岛素发挥作用效果不好,打了折扣,通俗说是胰岛素出勤不出力,胰岛素的绝对值够,但是相对值不足。1型糖尿病呢,就是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破坏了,基本不能够分泌胰岛素,血里面的胰岛素不足或者基本没有,以现在的医学水平不能修复,只能终身以胰岛素来替代治疗,以前叫胰岛素依赖性和非胰岛素依赖性,现在叫做1型和2型,1型是身体里缺乏胰岛素,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身体里胰岛素的缺乏是相对的,相当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物治疗可以控制,但是也有一部分要用胰岛素治疗。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胰岛素治疗呢?第一种情况是伴有各种严重急慢性并发症,第二种是开始用药物治疗有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口服药物效果不理想,就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第三种情况是最新的理论,由广东省中山大学翁建平教授牵头的一个科研小组,认为早发初发的2型糖尿病病人,只要早期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一段时间,胰岛β细胞修复,功能恢复一段时间,可以停用胰岛素,甚至在相当时间内口服降糖药都不需要应用,血糖水平也可以维持正常水平,β细胞也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正常,这个理论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很大反响。这个治疗方案可能会随着全球范围内大量循证医学的结果的出现做一些修改。

家庭医生在线:肥胖作为2型糖尿病一个很重要的诱发原因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国家的患有糖尿病的人的体型和西方人相比,其实已经算是苗条了,这个是不是也存在着基因耐受方面的差别?

杨华章:不同的民族和不同人种是有差别的,总体来说,西方人的肥胖要比东方人多,如果是按照体重指数BMI来算,西方人包括白种人和黑种人要比我们黄种人的BMI高的多,拿2型糖尿病病人的平均BMI来比较,我们东方的糖尿病病人BMI一般是在24-25之间,这个24-25跟正常人的BMI比较已经增加超重了,但是西方糖尿病人的BMI一般都是30或者大于30。两个民族的BMI是差距很大的。对于肥胖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东西方人的诊断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按照BMI来比较,我们东方人有一个IDF(国际糖尿病联盟)的C肽(7)的诊断标准,我们东方人大于23就是超重,25以上就是肥胖,西方人30以上才是肥胖。BMI就是体重指数,标准算法是BMI=体重(kg)/身高2(m)。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肥胖,不同民族、不同人群诊断标准也有所不同,在同一个BMI水平,不同民族的个体脂肪分布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BMI比西方人要低很多,但是我们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并没有比西方人低很多?主要是脂肪分布的问题。西方人的BMI很高,他的脂肪分布相对来说就没有我们黄种人的内脏脂肪含量高。比如说同一个成年人,同样这个含量的脂肪,而我们中国人的脂肪集中在内脏比较多,比如说肝脏、大网膜这些地方,肝脏的脂肪比较多的话,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就比较明显,因为脂肪细胞现在认为他是身体内最大的内分泌组织,以前认为脂肪只是产生能量,保护我们的皮肤,不受外来伤害,现在研究发现,脂肪除了原来认为这些作用以外,还是一个很大的内分泌组织。他可以分泌很多内分泌的东西,有些是好的,但是很多都是坏的。分泌的抵抗胰岛素的因子是很多的,导致胰岛素发挥作用下降,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增高了。

家庭医生在线:也就是说,如果脂肪积聚在肚皮、胳膊、大腿这些部位,糖尿病的发病率就会低一些。

杨华章:

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我们东西方两个不同民族的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可能存在一点差别,通过研究,发现东方人的糖尿病,胰岛素的分泌的改变跟西方人也不一样,西方人的BMI比较高,肥胖的人比较多,可能相对的胰岛素抵抗的比例要比东方人高,而东方人呢,通过研究,包括国内的、韩国的、日本的,跟美国的、欧洲的比较,我们东方人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是损失的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在糖尿病甚至是在糖尿病前期,我们叫做糖耐量异常期,就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门槛的时候,胰岛素的分泌就开始下降了,在医学上,我们认为胰岛素的分泌有两个时相,早时相和晚时相,早时相就是我们进食以后在20-30分钟左右有一个很明显的高峰,晚时相呢,就是下降以后,可能在1个小时后、两个小时以后慢慢分泌的。2型糖尿病的特点就是早时相胰岛素分泌的缺乏,不能够很好的控制病人的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还有一个特点是,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跟西方人也不一样,我们中国人习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家庭医生在线:就是淀粉类的食物。

杨华章:

对,西方人是脂肪、蛋白质占的比例比较多,所以不同的饮食的来源,对于血糖的影响也不一样,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呢,餐后血糖比较高,脂肪、蛋白质为主的饮食呢,对第二天早上的空腹血糖影响比较大。

家庭医生在线:也就是说我们东方人的餐后血糖控制很重要。

杨华章:

以前包括现在很多非专业的医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去医院检查往往按照空腹血糖来算,没有查餐后血糖,实际上在早期,从2型糖尿病的发生过程,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从正常,到糖尿病前期,再到糖尿病,平均可能要十几年的过程,当然,不同的个体可能有所差别,如果是在糖尿病前期,也就是我们说的糖调节受损阶段,通过查餐后血糖,就可以发现。那个时候干预就比较好办。

家庭医生在线:也就是说早发现早干预,预后也会好一些。

杨华章:

对,但是很多医生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没有查餐后血糖,更加没有做糖耐量试验,会漏掉很多早期的病人,餐后血糖的升高,他对于血管的影响,对于身体其他器官的损害,比空腹血糖更严重。因为第一它持续时间比较长,第二很久都没有发现它,它慢慢就侵害了你的血管,很多2型糖尿病病人,到了他找医生的时候,往往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比如心脏的、脑血管的、肾脏的、外周血管的、神经的,我们需要收住院的病人,往往都是合并有并发症的。

家庭医生在线:杨教授,之前我查资料的时候,查到一个名词,叫做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中国糖尿病患者HbA1c 达标的比例仅有25%,这个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杨华章:

糖基化血红蛋白它是反应我们人体一段时间之内总体的血糖水平,大概是3个月左右,我们平时查的血糖叫做瞬间血糖,比如空腹查的血糖,只能够代表你抽血那段时间的血糖,餐后某个时间段查的血糖,也只能够代表抽血瞬间的血糖,不同时间段血糖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吃饭前,吃饭以后,不同的食物种类也影响很大,但是糖基化血红蛋白不同,它是一个结合到血红蛋白上的一个糖蛋白,它不受餐前餐后的影响,糖基化血红蛋白是反映了抽血之前3个月的平均血糖的变化,所以糖基化血红蛋白是判断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是否满意的一个金标准,一般我们要求病人每3个月查一次糖基化血红蛋白,如果3个月的糖基化血红蛋白还是不达标,就应该调整一下治疗方案了,这个也是很多医生没有注意的一点,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病人的经济问题啊,有些可能是医生重视不够啊,有些是病人理解不够、不合作,在04、05年,我国做了两次抽样调查,这个抽样调查是在大城市的较大的医院做的,但是它的达标率并不满意,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或者我国的糖尿病治疗指南的标准,要求糖基化血红蛋白达到6.5%以下作为良好达标,但是这个良好达标的达标率仅有25%,这个调查是在全国的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做的,假如全国范围内包括基层医院和一些诊所的话,这个达标率肯定还会再掉下来,这个达标率是非常不满意的。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