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尚未完全同一,目前多主张以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PAPm≥20mmHg为显性肺动脉高压,运动时的PAPm≥30mmHg为隐性肺动脉高压。
按发病原因是否明确,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王启贤
按肺动脉阻力、心排出量和肺动脉楔压PAWP增高情况分为三类。由肺动脉阻力增大引起的称为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如原发性的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由心排出量增加引起的称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如先天性心脏病、甲亢等;由PAWP增高引起的称为毛细血管后性肺动脉高压,如二尖瓣狭窄、左心衰等,又称为被动性肺动脉高压。有些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不是由单一因素所致,称为多因性肺动脉高压,又称为反应性肺动脉高压。
根据静息PAPm可将肺动脉高压进行分级,轻度为26~35mmHg;中度为36~45mmHg;重度>45mmHg。
肺动脉高压早期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时虽然肺动脉高压已引起右心室肥厚及慢性高压性肺源性心脏病,但症状并不一定显著,而多在20~40岁间才逐渐出现气急、乏力、呼吸困难或有咯血、心悸、声音嘶哑等症状。由于心排血量降低,可有四肢寒冷、脉搏细小、周围性紫绀、心绞痛、晕厥等,紫绀在早期常不严重,但在有右至左分流的情况下却可出现显著的紫绀。
体格检查根据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原发病的性质和心脏的代偿情况等而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有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胸骨左下缘可们及抬举性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并分裂,有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和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
舒张期吹风样杂音,颈静脉处可见大的心房收缩波。出现右心衰竭时,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水肿等,胸骨左下缘常听到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期奔马律,可有第四心音。
这是一种极度恶性的疾病,七成多患者是年轻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癌症愈后差,但没人知道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极度恶性疾病,其愈后是灾难性的,可以说,这种病就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肺动脉高压分为原发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的内皮肿瘤,相当于内皮细胞恶变后快速在肺动脉血管腔中生长并长满,所有静脉血因此都被肺动脉挡在一侧。如无正确治疗,患者很快会死于难以纠正的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患者75%病人死于诊断后的5年内,症状出现后平均生存期为1.9年;有右心衰表现者,平均生存时间小于1年。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生存时间在逐年增加。及时早期诊断治疗可使20%病人的病情稳定,甚至痊愈。这种疾病平均发病年龄是36岁,75%患者集中于20~40岁年龄段,还有15%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几岁的孩子也会发病。
这是一种极易被误诊的疾病,临床应提高警惕
肺动脉高压临床少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如果接诊医师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程序不清楚,不熟悉肺动脉高压的分类,易误诊为一般心脏病或者哮喘。北京阜外医院曾统计1996年~2005年接诊的各类肺动脉高压患者8520例,发现患者初诊误诊率高达94%。如临床医师注意到X线胸片有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段突出而不能以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风心病、先心病、冠心病等疾病解释,即应想到本病可能,这时应进行超声心动图、心导管等检查检测肺动脉压力,并作有关系列检查。
这是一种能够治疗的疾病,但目前尚无特效治愈方法被诊断为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经常会在临床医师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这个病没法治,回家好好生活吧。即使在很多大医院,医师们仍然根深蒂固地认为:这是不治之症。其实,这是相当陈旧的观念。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医学界对这种疾病确实缺少治疗手段。但此后一些新的药物陆续被研发出来,患者5年或10年平均生存率可提高数倍。药物之外,近几年基因治疗、活体肺移植、房间隔造瘘等新疗法也不断出现,也就是说,对于肺动脉高压,现在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手段。但是,目前肺动脉高压没有特效治愈方法。治疗目标是延迟或者阻止病程进展,如果可能则诱导疾病逆转。
这是一种治疗费用极为昂贵的疾病,患者急需帮助几乎所有肺动脉高压患者都会产生疑惑:倾家荡产换5年生命,值吗?一些临床医生也认为该病治疗价值不大。这种疾病治疗费用非常昂贵。在西方,患者每月的药物费用约为3000美元,但一些国家这些费用通常由社会福利部门建立的罕见病基金承担。在中国,估计每位患者每月需要2万元药物费用。
主要累及肺动脉和右心,表现为右心室肥厚,右心房扩张。肺动脉主干扩张,周围肺小动脉稀疏。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血管内膜纤维化增厚,中膜肥厚,管腔狭窄,闭塞,扭曲变形,呈丛状改变。肺小静脉也可以出现内膜纤维增生和管腔阻塞。
IPAH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肺小动脉管壁增厚,可涉及中层、内膜和外膜。有肺小动脉闭塞、向心性内膜增厚的改变。较大的血管可有丛状损伤和偏心性内膜增厚。肺动脉高压与肺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和原位血栓形成的联合效应有关。IPAH常见的肺小动脉的病理改变如下:
1.小动脉中膜肥厚和细动脉肌化 : 是IPAH早期的血管改变。以显著的小动脉中膜增厚和无肌层的泡内动脉肌化为特征。
2.内膜增生:
内膜增生主要有两种类型:①内膜细胞性增生,此时疾病处于较早的阶段,病变具有可逆性;②向心性板层性(洋葱皮样)内膜纤维化,由肌成纤维细胞和弹力纤维组成,被丰富的无细胞结缔组织基质分隔,多属于不可逆性改变,反映病情进展到了较严重的阶段。内膜增生导致肺血管床减少。
3.原位血栓形成 :
偏心性内膜板层样纤维化于肺血管随机分布,是局部血栓形成和再通的结果,尽管有人认为这可能是肺内微血栓栓塞,然而至今尚未发现IPAH患者有微栓子来源。
4.丛样病变:
丛样病变是由成肌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基质作为衬里的内皮管道局灶性增生,局限于小肺动脉和泡内肺动脉,并有动脉壁扩张和部分破坏,病变内有纤维蛋白血栓和血小板,病变可进入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多发生在动脉分叉或新生动脉发源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易发生在血管外径小于100um的动脉。丛样病变并非是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所特有的病理改变,其实也见于其他疾病,如先心病左向右分流性肺动脉高压。
前列环素:前列环素很早就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目前开发成功的新的前列环素制剂依前列醇,已经成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金方法,尤其适用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效果显著,对于其他原因引起者效果一般。但依前列醇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除必须中心导管给药和留置导管外,还有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如不可处理的腹泻、下颌疼痛、血小板减少、系统性高血压、脸红等。此外,该药的价格亦非常昂贵。
2.内皮素受体阻滞剂:如波生坦,其改善肺动脉高压的能力不如依前列醇,且亦有一些不良反应,如30%的患者出现肝毒性、贫血等。
3.其他如西地那非、NO等,亦可用于经选择的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4.肺动脉高压由反复发作的肺动脉栓塞引起者,可采用抗凝、下肢静脉滤网置入、肺动脉血栓切除等治疗方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血栓切除术的死亡率可达5%~15%。
5.其他一些更新的治疗措施如基因治疗正在研究,这有赖于对肺动脉高压致病基因的识别、筛选和调控,前景虽然光明,但若短期应用于临床却并不可能。]
西地那非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Bhatia等观察了西地那非对接受血管扩张剂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患者在服用西地那非后1~2小时,心输出量明显增加,而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和平均肺动脉压则明显降低。服用后8小时的肺动脉压和平均动脉压仍显著低于用药前的基线值。随访(117±70)天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右心室收缩压和右心指数无明显改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不一致,6分钟步行距离的增加也不显著。
Ghofrani等前瞻性地研究了伊洛前列素吸入治疗失败的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口服西地那非的作用。结果显示,西地那非与伊洛前列素的联合治疗可逆转患者的病情恶化,在接受联合治疗的前3个月内,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至(346±26)米,而且这种作用持续至12个月(349±32米)。患者的
NYHA心功能分级、所有血液动力学指标均得到改善。因此,对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前列环素类药物和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可能有应用前景。
文章转载于:寻医问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