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是我国独有的一个抗疟新药,因其独特神奇的药效成为我国中药里的一枝奇葩。专家们认为,随着我国对青蒿素类药的不断开发和创新及全球对治疗恶性疟疾药物需求的急剧增长,中国青蒿素类药显现出巨大的国际市场潜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在日前结束的“中国青蒿素成果战略发展研讨会”上介绍,全球有15亿人处于疟疾的威胁之中,每年患疟疾而死亡的人数在200-300万人之间。世界卫生组织把遏制疟疾列为下个世纪头号医学课题。目前全世界每年抗疟药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但主要为西方国家制药厂垄断。我国尽管在抗疟药研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生产没有规模化,每年青蒿素类药的出口额不足700万美元,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与我国的新药开发研究水平极不相称。
青蒿素是利用我国特有的植物资源黄花蒿研制成功的一种全新的抗疟有效单体。它的发现成为世界抗疟药史上继奎宁之后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青蒿素单药存在成本高、价格贵、疗程长、制剂水平落后等缺陷,为了降低成本,缩短疗程和提高制剂水平,科学家们又把目光投向了青蒿素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研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抗疟药──复方双氢青蒿素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与重庆通和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1996年,该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青蒿素与世界卫生组织联络协调负责人沈家样教授透露,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同意青蒿素衍生物在中国以外进行临床实验。从1996年开始,复方双氢青蒿素先后在越南、泰国、柬埔寨等疟疾重灾区进行了上千例临床试验。专家们最终肯定了复方双氢青蒿素能阻断疟疾传播,具有快速、高效、低毒、廉价、方便等优势。目前,复方双氢青蒿素已在中国申请专利,并将陆续在36个疟疾最严重的国家以及法国、比利时、瑞士等主要抗疟药生产国申请国际专利。专家预测,该药将会以极快的速度取代奎宁、甲氟喹等传统抗疟药而跃升为未来的主流药物,在世界抗疟药领域占领3-5成市场。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院长钟国跃说,目前国际疟疾形势严峻,极大地威胁着相当广大地区人民的生命,青蒿素产业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市场前景的产业。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发展青蒿素产业无论在临床应用、基础研究,还是在资源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青蒿素的产业化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原料与产品。我国在青蒿素的后续产品开发方面已具有良好基础,但在其前期的资源实现产业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据钟国跃介绍,青蒿素来源有合成、组织培养和天然资源利用三条途径,前两种方式因技术和实际应用投入产出比等原因尚不成熟,利用天然资源是当前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青蒿素的产业化必须首先实现优质黄花蒿的产业化,建立优质黄花蒿栽培生产基地。目前除黄花蒿外,尚未发现含有青蒿素的其它天然植物资源。黄花蒿虽然系世界广布种,但青蒿素含量随产地不同差异极大。据迄今的研究结果,除我国重庆东部、福建、广西、海南部分地区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都很低,无生产价值。因此,我国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沈家祥说,青蒿素类药物的疗效向世界公开之后,通过封锁原料药或天然资源如种子的出口来保持竞争优势并不现实,参与国际青蒿素类药的竞争,唯一的办法是创新,并通过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障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他建议,国内应成立一个股份制公司进行新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并从盈利当中提成开展改造化学结构的新药研究或其它创新研究,以求实现持续性发展。
重庆通和制药有限公司与有关科研单位的合作研究发现,青蒿素的出现不仅使人类拥有了一种新的抗疟手段,而且使人类认识了一种全新的化学结构,为新药开发提供了宝贵思路。目前,他们已经研制出了第二代换代产品和用青蒿素治疗肿瘤、黑热病、红斑狼疮等疾病的衍生新药,同时开始探索青蒿素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利氏曼、血吸虫、涤虫、弓形虫等疾病以及戒毒的新用途。(经贸委医药司)
}
文章转载于: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