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结肠癌术前CT分析的意义
作者:家庭医生在线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 无专家审核 3个月以内 3个月——1年 

结肠癌是指结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800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

发病机制

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各趋势,尽管大肠癌的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使人们已从过去单一的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病毒致癌、突变致癌学说上升到多步骤、多因素综合致癌理论。目前,人们已逐渐接受这种观点,即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涉及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结肠癌的发病和遗传、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

1、环境因素: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2、遗传因素: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肠癌,他患此病危险性要比常人高8倍。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结肠癌家族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结肠癌的可能。

3、大肠腺瘤:尸检材料研究发现,大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大肠癌基本一致。据统计,单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易发展成癌,恶变率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4、慢性大肠炎症:据报道,肠癌流行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呈正相关,一般认为,由于血吸虫而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癌变。肠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变的可能,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其中右半结肠癌时,多为腹痛不适或隐痛。早期结肠癌的症状开始时可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大便习惯的改变,也是属于早期结肠癌的症状表现之一。当右半结肠癌时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当结肠癌的癌肿继续增大影响到粪便的通过时还可出现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而左半结肠癌则多表现为排便困难,并随结肠癌的病情发展而不断加重。

2、腹部包块: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浸润严重,肿块可固定。

3、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便秘或便闭。结肠肿瘤的常见症状是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进的肠鸣音。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小,粪便至此已粘稠成形,且该部多为侵润型癌,肠腔环状狭窄,因此较早出现肠梗阻症状。

4、中毒症状:也是属于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结肠癌的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结肠癌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症状,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右半结肠血运及淋巴丰富,吸收能力强,癌肿多为软癌,易溃烂、坏死致出血感染,因此以中毒症状为主。

5、晚期症状: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摇篮体位CT检查的前期分析

注液摇篮体位CT检查最早应用于对胃癌的手术评估能明显提高胃癌术前分期准确率和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3该方法简便易操作耐受性好其缺点患者有时出现胀痛对比阳性造影剂不会产生伪影增强扫描有助于病变的显示和定性有助于发现淋巴结及明确强化方式还可发现平扫不易发现的病变及远处转移可提高TNM分期经肠镜及气钡双重造影等确诊的大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多主张采用低张水灌肠螺旋CT增强扫描4本研究结肠癌肠壁增厚为630mm仅少数肠壁CT显示双层结构多数表现为单层结构因此局限于肠壁内的肿瘤难以分辨其浸润的深度此时T1T3期在图像上无明显界限然而结肠周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与肠壁及肿瘤组织形成鲜明对比CT增强薄层扫描及适当的窗技术有助于观察和判断肿瘤突破浆膜向周围侵犯程度T1期病理确诊13例中CT为10例诊断准确率为76.9%均有动脉期黏膜强化3例低估是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全层强化误判为侵犯深肌层T2期准确率为85.7%30351例高估与肠壁肌层和浆膜层强化显著诊为肌层受侵术后病理为炎症低估2例回顾性阅片发现患者较瘦病变周围脂肪不明显及周围炎性渗出有关与窗技术及阅片医师经验有关T3期准确率为90.6%58643例高估与肿瘤大病变范围广周围脂肪不明显及周围炎性渗出有关CT诊为浆膜层受累病理结果浆膜层无浸润低估4例与浆膜面及周围小结节影异常强化误判为曲张的静脉血管病理证实已突破浆膜周围浸润T4期准确率为94.4%1718高估原因主要为结肠肝曲或脾曲等肿瘤与周围脏器侵犯的CT判断有关结果表明T分期的准确性与结肠癌的进展呈正相关。

实例分析

分析35例大肠癌患者术前螺旋CT结肠造影增强扫描影像资料与手术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9%1519和81.3%1316本研究在术后送检910个淋巴结中CT检出581个其敏感性63.8%送检淋巴结中确诊转移390个CT诊断转移341例其特异性为87.4%本研究发现转移淋巴结密度高于非转移淋巴结CT表现为相对高密度或周边高密度中心低密度强化时此差异更明显与平扫相比CT值门脉期平均增高46HU转移淋巴结延迟强化明显符合淋巴结乏血供的特点而炎性肿大淋巴结强化不明显区域淋巴结转移多见远处转移低于近肿瘤处转移。

手术是早期癌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可以有效切除肿瘤组织,但因无法清除微小病灶,引发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几率很大,建议术后辅助肿瘤生物治疗,能够快速修复手术留下的损失,杀死微小病灶,防止复发或转移,提高患者的自体免疫机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没有机会手术和复发转移的晚期肿瘤病人,通过大量的DC-CIK细胞重复移植,不但能迅速缓解肿瘤的症状,提高生活治疗(增加食欲、改善睡眠、增强体质等),延长生存期,而且还出现瘤体缩小甚至消失,或长期带瘤生存的大量病例。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