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肝硬化的中西诊疗常识
作者:寻医问药网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 手术 1年——5年 溃疡 

各种慢性肝病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吗?肝硬化也能传染吗?肝硬化能治好吗?中医诊疗肝硬化有哪些特点?寻医问药专家访谈,邀请北京东直门医院消化科李晓林主任医师,为广大网友讲解肝硬化的中西医诊疗常识。

1.主持人:一说起肝病,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肝硬化还是有些模糊不清,请李主任为我们做个具体介绍。

李晓林教授:肝硬化本身是一个疾病,它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结局。它在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征象,发病过程也很缓慢,只有到了晚期,才逐渐出现一些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如疲乏,消瘦,面色发暗,水肿,出血和消化不良)和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癌、肝肾综合征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且一旦出现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在我国,它是一种常见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年发病率大约为100/10万,发病高峰年龄为35-50岁,男性多于女性。

李晓林教授:首先,肝脏是人体中主要的物质代谢器官,主要供给人体能量。一旦出现肝硬化,人体各个器官组织能量来源大大减少,精神体力明显衰退,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次,对人生命最大的危害来自于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癌,这些并发症非常常见,而且一旦发生,处理非常棘手,死亡率非常高。目前认为,肝硬化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位居第四位或第六位,被视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3.主持人:一说起肝病大家都会产生恐惧心理,因为像甲肝、乙肝都是具有传染性的,那么肝硬化会传染吗?

李晓林教授:一说起肝病,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它是传染病,当然会产生恐惧心理。其实,肝病中只有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就是老百姓所指的传染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戊型、丁型五种类型,它们在急性期或者慢性期中有病毒复制时(指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才有传染性,而且只要正确应对,不会对健康人产生影响的。而大部分肝病没有传染性。

说到肝硬化,它有好多病因,其中,只有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在出现病毒复制、肝功能异常时才可能有传染性,大部分肝硬化没有传染性。

4.主持人: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什么类型的肝病易发肝硬化?

李晓林教授:引起肝硬化的病因较多,包括慢性感染性肝病、慢性酒精中毒、药物与毒物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淤胆、循环障碍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从上述的病因分类可以推导出来:有上述病因的患者应该引起注意,要积极治疗。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说,经常接触慢性肝炎患者或者容易感染肝炎病毒的职业,比如医务工作者、受血者,应该注意防护。

5.主持人: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肝硬化,那么请李主任为我们讲解下肝硬化的早、中、晚期症状表现有哪些?

李晓林教授:根据病情轻重,肝硬化一般分为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化两类。其中代偿性肝硬化就是人们所说的早期肝硬化,而中晚期肝硬化则归在失代偿性肝硬化中。

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大部分没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出现非特异性症状,以消化不良症状为主,比如食欲减退,进食减少,腹胀,厌油腻,嗳气,腹泻,肝区疼痛,这些症状多与劳累、情绪波动、睡眠不足或者感染加重,注意休息或适当服药多可好转或暂时缓解。体征也不明显,一般来说,营养状况尚好,可能有轻度肝掌、蜘蛛痣或毛细血管扩张,肝脾可能有轻度肿大。辅助检查:血常规可能有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轻度下降;肝功能基本正常;B超可能提示弥漫性肝损伤、门静脉内径轻度增宽或肝脾轻度肿大。

这种病人无明显的黄疸、腹水、低蛋白血症、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多于体检、因其他疾病剖腹手术或者尸检时发现。

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不全和门脉高压两类症候,以黄疸、腹水、低蛋白血症、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为特征。

这类患者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乏力、体重减轻,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发热,出血与贫血,男性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及色素沉着,肝病面容,水肿,蜘蛛痣、肝掌及毛细血管扩张,黄疸,腹水、胸水,脾大、脾亢,食管胃底静脉、腹壁与脐周静脉以及痔静脉曲张,肝脏缩小、脾脏增大,肝臭。

李晓林教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通过肝活组织学检查(肝穿)进行病理诊断是肝硬化诊断的金指标即病理提示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实际上,临床诊断时,主要依靠病人的肝病病史、症状与体征、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磁共振、胃镜)等,进行综合判断,得出诊断。只有诊断困难时,才考虑进行肝穿等特殊检查。

当我们碰到这样一个病人,怀疑肝硬化,只要他具备以下特点,就可以诊断为肝硬化:查体:肝脏质地坚实或坚硬,边缘锐利不规则,表面不平有结节感;肝病面容也有重要意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对诊断有参考意义。影像学检查:有门脉高压症脾脏肿大、侧支循环开放(腹壁静脉曲张及食管静脉曲张)及腹水,其中,侧支循环开放是诊断门脉高压症的特征依据。生化检查:有低蛋白血症与高-球蛋白血症。有明确的病因依据: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史,长期酗酒史,药物中毒史,以及引起肝硬化的相关疾病史(如心力衰竭等)。

有些疾病的特点与肝硬化很相似,比如慢性肝炎、肝前性门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形成)、肝内窦前性门脉高压症(先天性肝纤维化、肝门脉硬化症)、肝后性门脉高压症(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慢性肝小静脉闭塞症)、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以及淋巴瘤等,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只要仔细鉴别,一般不难分辨。

李晓林教授:针对肝硬化,一般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大致概括如下:(1)病因治疗:病因一旦明确,积极消除病因是阻断病情发展的关键,也是后续治疗的前提,应该高度重视。比如,病毒性肝炎有病毒复制时应予以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应绝对戒酒,药物性肝硬化应即刻停药,并避免再次加用,自身免疫性肝炎引起者宜用泼尼松,等等。(2)饮食治疗。(3)支持疗法:包括促肝细胞再生(肝细胞生长素)、保护肝细胞膜(易善复)、抗氧化制剂(谷胱甘肽、乙酰半胱氨酸)、纠正凝血障碍(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制剂)、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人血白蛋白)等。(4)降低门脉高压(口服普萘洛尔预防治疗)。(5)腹水治疗:包括限盐、加用利尿剂、腹腔穿刺抽腹水、补充白蛋白等。(6)并发症治疗: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应对。(7)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考虑肝移植:肝功能衰竭,反复发作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自发性腹膜炎与肝性脑病,难治性腹水或肝肾综合征。

中医把肝硬化归属于积聚、鼓胀等范畴。其病因病机无外正虚(肝脾肾气血阴阳虚损)、邪盛(气滞、血瘀、痰凝、热毒、湿热、水饮),治疗法则则是扶正祛邪并举,以口服中药汤剂和成药为主要手段。

李晓林教授:肝硬化固然属于重病,但在临床观察中并没有那么可怕,好多病人经过正规治疗大都可以好转或者控制。至于早期肝硬化(代偿性肝硬化)预后更好。西医治疗只是予以保肝治疗观察,就可以长期生存。近年来,中药在抗肝纤维化治疗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疗效较好,可以长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对比西药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药物有黄芪、桃仁、冬虫夏草、益母草等,上市的中成药有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等,为治疗早期肝硬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应该有信心。

李晓林教授:肝硬化病因虽多,但总以病毒性肝炎和长期酗酒为主要原因。针对病毒性肝炎,应积极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把住病从口入关,尽量避免受血;一旦发病,在急性期应在正规专科医疗机构积极治疗;在慢性期,应定期复查,一旦发现有病毒复制或者肝功能异常,应及时治疗、遵医嘱坚持治疗。针对酒精性肝炎,应严格戒酒,坚决避免复饮。针对药物性肝炎,应积极查明药物名称,避免再次使用。

中医认为肝脏的功能是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并认为肝为疲极之本,临床观察也证实,情绪剧烈波动、长期抑郁以及劳累是肝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者主要诱因。所以乐观情绪、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在预防和治疗肝病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应予以高度重视。

10主持人:从中医的角度看,您觉得肝硬化患者在饮食方面都需注意哪些?

李晓林教授:在饮食方面,中医西医要求是一致的。所进饮食要求高热量、少刺激、不坚硬粗糙、易消化,其中脂肪及肉食以能耐受为宜。腹水患者宜限钠,有稀释性低钠血症者宜适当限水,有明显肝功能衰竭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不能进食或进食甚少者,可经鼻饲要素饮食或予以胃肠外营养。中医与西医唯一的区别就是,虽然鼓励进食,但也强调量力而行,一切以病人感受为准。

李晓林教授:目前,肝硬化的治疗,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已经程式化了,执行起来非常便利。总体感觉,西医在病因治疗、针对治疗肝功能异常和门脉高压症方面有着总体的优势,而中医则在改善自我感觉、缓解症状,尤其在西医缺乏有效治疗的代偿期肝硬化阶段具有独到的特长。所以肝硬化的治疗方案的选择还是以中西互补、优化选择为宜。在治疗中,无论中药、西药,要尽量精简,必要时可以考虑间断服药,如果服用时间较长,可以考虑把中药汤药处方配成成药,既便于坚持,也可减轻肝脏负担,便于病情恢复。

专家寄语: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结局。目前,肝硬化的治疗,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已经程式化了,执行起来非常便利,经过正规治疗大都可以好转或者得到控制。

文章转载于:寻医问药网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