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癌症而言,我们队它的研究其实是从最近一百多年才真正开始的,因为在这之前,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并不足以支持我们去对它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因此,我们现在对癌症的了解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进行治疗,就像结肠癌一般,虽然了解得还不够透彻,但已经有方法能够治愈它了。
一、病因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病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二、临床表现
结肠癌患者早期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腹痛,稍后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中毒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便闭,体检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闻及亢强的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若瘤体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结,形成不规则包块,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转移征象,恶病质,直肠前凹包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结肠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分述如下:
1.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腔大,粪便为液状,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很少形成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若癌肿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
2.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细,粪便干硬。左半结肠癌常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主要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包块体积小,既无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症状,也难扪及包块。 结肠癌往往有器官转移,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淋巴转移一般由近而远扩散,也有不按顺序的跨越转移。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几率更多。结肠癌癌细胞或癌栓子也可通过血液转移,先到肝脏,后达肺、脑、骨等其他组织脏器。结肠癌也可直接浸润周围组织与脏器,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黏膜上。播散至全腹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腔积液等。
三、检查
1.肛管指诊和直肠镜检
检查有无直肠息肉、直肠癌、内痔或其他病变。
2.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
镜检可发现癌肿,观察其大小、位置及局部浸润范围。
3.腹部平片
适用于急性肠梗阻的病例,梗阻部位上方的结肠有充气、胀大现象。
4.钡剂灌肠
可见癌肿部位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黏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钡剂空气双重对比造影更有助于结肠内带蒂肿瘤的诊断。
5.癌胚抗原(cea)
对早期肿瘤的诊断价值不大,对推测预后和判断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4诊断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常被漏诊。对中年以上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
1.近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部隐痛。
2.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3.粪便稀,或带有血液和黏液。
4.腹部可扪及包块。
5.不明原因出现乏力、贫血、体重减轻等。
5鉴别诊断
1.结肠良性肿瘤
病程长,症状轻,x线见局部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肠腔不狭窄,结肠袋完整。
2.结肠炎性疾患
指结核、血吸虫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史各有特点,大便镜检可有其特殊发现,x线检查受累肠管较长。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不同,可进一步确诊。
3.其他
结肠痉挛:x线检查为小段肠腔狭窄,有可复性。
阑尾脓肿:有阑尾炎病史,腹部可扪及包块,但x线示包块位于盲肠外。
6治疗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的综合方案,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手术治疗的原则:尽量根治,保护盆腔植物神经,保存性功能、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手术方法如下: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
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
4.乙状结肠癌肿除切除乙状结肠外,还应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
5.伴有肠梗阻的手术原则,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如病人情况差,可先作结肠造口术,待病情好转后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6.不能作根治术的手术原则,肿瘤浸润广泛,或与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肠管已梗阻或可能梗阻,可作短路手术,也可作结肠造口术。如果远处脏器转移而局部肿瘤尚允许切除时,可用局部姑息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在上面,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结肠癌的临床症状以及它的表现形式。接下来,我们将要给大家进行一个关于结肠癌临床症状的小结。对于结肠癌而言,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这些症状看起来虽然很平常,并且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但并不代表结肠癌不严重。
文章转载于:放心医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