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直肠癌做直肠指检可发现 早诊早治很重要
作者:家庭医生在线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4 标签:  其它 

肠癌本来是能防能治的病,在消化道肿瘤里是比较常见并且较容易治疗的疾病,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现在有数据表明在中国肠癌发病率排第三位,死亡率排第五位,发病率占全部肿瘤的10%。美国肠癌发病率每年下降3%,但在中国的大城市,肠癌发病率每年递增4%到5%。为何这种能防能治的病还会上升呢,肠癌诊疗有哪些新进展呢,对此,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潘志忠教授,潘志忠教授提出,我国80%以上的直肠癌做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因此,树立早诊早治观念非常重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潘志忠教授

树立正确的肠癌诊疗观念

我国80%以上的直肠癌做直肠指检可以发现

潘志忠教授介绍,目前还没有数据表明便秘和肠癌的发生有很直接的关系,到目前为止肠癌的发病原因仍不明确。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患者或医生忽视。一般的报告结直肠癌误诊率达50~80%,多数误诊误治3~6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导致失去治愈的机会。因此,潘志忠教授建议,凡是20岁以上,近期出现持续腹痛不适、隐痛、气胀;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或腹泻或者二者交替;便血;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腹部肿块等,应考虑结直肠癌的可能,并及时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

“我国80%以上的直肠癌做直肠指检可以发现。” 潘志忠教授介绍,肠癌实验室检查除三大常规之外,粪便隐血试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和肿瘤标志物等都应该进行常规测试。同时,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显像、CT、MRI和钡灌肠X检查等,有时还需要考虑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当然,最后确诊依靠内窥镜检查,在镜检时照相、活检以及刷涂片做病理细胞检查。

潘志忠教授解释,仅仅病理学诊断是不够的,正确的诊断应该是病理诊断加上TNM分期以及分子分型。然而,目前没有通用的分子分型,较多围绕遗传因素检测微卫星不稳定状态或错配修复蛋白。近年来,发现6个基因与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有关,检测hMLH1、hMLH2、hMS1、hPMS2、Hmsh3和GTBP/Hmsh6有助非息肉病结肠癌诊断。

多学科综合治疗结直肠癌

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潘志忠教授介绍,近几年,肠癌治疗取得的了一定的进展。

肠癌是以外科手术为唯一的治愈手段。在外科手术方面的进展,首先是规范化的手术方式。规范化的手术在结肠癌为全结肠系膜切除,在直肠癌为全直肠系膜切除,这两个手术都是要求全部的结肠系膜或直肠系膜要完整的切掉,之所以要提出这个观念,是因为肿瘤往往局限在系膜内,把系膜都切掉后才可能把全部肿瘤都切除,减少术后复发。第二个是现在趋向于微创化,甚至是无痕化。潘志忠教授介绍,目前,腹腔镜微创化治疗使用的越来越多,通过在腹部打孔完成手术,比起传统的开腹手术留下长长的伤痕,它可以减少腹部的损伤,甚至可以只打一个孔就完成腹腔镜的手术,疤痕就更加少了。无痕化是不通过腹壁,而是通过一些自然通道,如直肠、阴道作为手术入路,但现在还是存在争议的。第三个就是,通过机器人来进行手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或许可以通过数字化系统化的程序做到一键完成根治性的手术,达到高度的智能化。

在化疗方面的进展,有效的药物越来越多。这些有效药物的出现,就把肠癌特别是晚期肠癌的疗效提高了一大步,现在经过这些有效药物的治疗,晚期肠癌的中位生存期已经超过了30个月,这个数字非常的有意义,因为在没有这些新药之前,晚期的肠癌的中位生存期是6到7个月,这个进步是很大的。

除了有效药物的出现,潘志忠教授介绍,“肠癌治疗现在更强调的是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就是从肠癌病人里面挑出一些需要化疗的病人(主要是预后差,需要化疗的),再从这些病人里进一步挑出对某种药物敏感的病人,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主要通过检测生物标记物来甄别治疗对象。

还有就是目前推行的多学科诊治模式。针对一个肠癌病人,通过结直肠外科、肝胆外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化疗内科、介入科、生物治疗科等专科的医生集中起来讨论,根据病人的肿瘤生物学特性、临床分期、机体状态,结合患者家庭经济情况以及个人意愿,综合各科专业优势,为病人制定符合规范化、个体化原则的完整诊疗计划。这种多学科诊治模式一是可以把病人诊断的正确率提高,二是可以把握好治疗方案的选择,整个治疗疗程按计划实施,最终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维持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文医学指导专家:潘志忠教授

简介:1963年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一直在本院从事腹部肿瘤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上着重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的研究;基础上着重于肿瘤分子生物学早期诊断和治疗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擅长大肠癌的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治疗,在腹腔镜手术、经肛门微创外科(TEM)、肝转移综合治疗、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等。近5年在国内,作为通讯作者,在Ann Oncology, J Gastrointest Surg, Int J Colorectal Dis, World J Gastroenterology,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l Medical Research 等本领域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十余篇论文。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主持和参与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科委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卫生厅基金多项。主(副)编专著5部,参编多部。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4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