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区/中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哮喘病防治现状的调研日前在北京首次公布了中国地区的调查结果:中国哮喘病的发病率达到0.8%~2%,目前全国约有程度不同的哮喘病人1500万。
哮喘是一种主要的慢性呼吸道疾患,哮喘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严重时可能致命。目前全球超过1亿人患有哮喘,并且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球每年有18万人死于哮喘。
受权发布该项结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教授说:"这次哮喘现状调研警示,中国有关哮喘的教育工作虽巳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同时警示哮喘的防治水平亟待提高。"
调查发现,我国哮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与他们实际的症状尚有较大的距离。
在被调查的受访对象中,尽管76%的中国患者声称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但94%的受访者在过去4周以来,白天有咳嗽/气喘的症状,或夜间由于哮喘发作而唤醒; 50%的受访者在过去12个月以来曾因哮喘发作住院、赴院急诊或接受过其它急诊服务,79%的受访者称,哮喘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参与体育或娱乐活动,22%的成年哮喘患者称,过去12个月以来曾因哮喘误工,49%的儿童患者称同期曾因哮喘耽误功课。
亚太地区哮喘现状调研表明中国可以进一步改进哮喘治疗和监测工作。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吸入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手段,但中国只有6%的哮喘患者使用它,而美国86%的中度患者和77%的轻度患者经常使用这种药物。
对于当前全国1500万哮喘患者现状, 一些厂商看到的是庞大药品市场和利润。由于哮喘是终身性的慢性疾病,相应的治疗药品市场则成为一块大蛋糕。据一项不完全测算,目前一个经度哮喘患者,在早期预防阶段,最保守的一年药品消费额为600元钱,而对于一位重症患者而言,治疗性药品的费用为每年3万元,目前有16%即240万患者处于重症状态。"这个市场极大",钟教授也一再强调该类药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国内真正率先尝到该类药品甜头的当属太极集团,从1987年的"补肾防喘片"到1996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大打广告的"咳嗽,请用急支糖浆",从而成为第一个利用中药在全国占领大片市场的中药企业,1998年仅该项收入达到5亿元,占其收入构成的60%以上。
但是,太极集团依然难望市场需求之项背。目前全国生产皮质激素类药品的全国只有5家,而生产后期治疗类药品的厂商不到30家,在国家卫生部门一次调查中,在宁夏抽查的10个县级以上的医院里竟然发现有8个医院没有皮质激素类药品,"这些药品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由于药品昂贵,虽然目前合资企业逐渐增多,药品价格相应比进口药品便宜多了,但哮喘发病率最高的许多农村贫困地区患者依然难以承受。因而市场对既可望治本又比较便宜的中药产品呼声较高。
专家还透露,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六种监测工具(峰流速仪)还没有一个完全国产化,同样存在价格竞争力上的缺陷,这块市场也有很大的空间。
}
文章转载于: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