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是什么
作者:99健康网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 其它 营养和膳食 1年——5年 

(1)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

(2)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易患本病。

2.感染 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3.免疫反应 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中耳积液中有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等的存在,积液中也曾检出过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系统、溶酶体酶的出现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属一种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对中耳粘膜的损害(III型变态反应)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之一。

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控制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粘膜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引起中耳粘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如负压不能得到解除,中耳粘膜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化生,鼓室前部低矮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增厚的纤毛上皮,鼓室后部的单层扁平上皮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分泌亢进,上皮下病理性腺体组织形成,固有层血管周围出现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圆形细胞浸润。疾病恢复期,腺体逐渐退化,分泌物减少,粘膜渐恢复正常。

子宫肌瘤 预防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自查| 子宫肌瘤症状感冒 伤风感冒| 小儿感冒| 孕妇感冒痛经 什么是痛经| 女性痛经| 痛经的原因阴道炎 女性阴道炎| 阴道炎病因| 治疗阴道炎水痘 水痘饮食| 水痘有哪些| 什么是水痘包皮过长 包皮过长手术| 治疗包皮过长| 包皮过长影响生育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怎么办| 月经不调症状| 月经不调原因盆腔炎 盆腔炎保健| 盆腔炎病因| 盆腔炎的症状宫颈炎 治愈宫颈炎| 产后宫颈炎| 宫颈炎症状人流 无痛人流| 注意事项| 如何预防人流口腔溃疡 民间偏方| 饮食预防| 复发原因早泄 早泄怎么办| 假性早泄| 怎么治疗早泄乳腺癌 乳腺癌自查| 乳腺癌原因| 乳腺癌饮食宫外孕 治疗宫外孕方法| 警惕宫外孕| 宫外孕初期外阴白斑 外阴白斑生活| 外阴白斑检测| 外阴白斑症状阳痿 认识阳痿| 阳痿怎么办| 阳痿的表现

文章转载于:99健康网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