踞日本科研人员报道,健康年轻男性进食单次高脂饮食能够增加体内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他们认为这种效应对冠心病患者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的Takeshi Hozumi博士及其同事应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平均年龄为29岁的15例健康男性测量了冠状动脉血流的储备量。冠脉血流储备定义为应用腺苷所产生峰值血流时,左前降支舒张期流速与基线水平时流速的比值。
根据4月2日出版的《内科学纪事》杂志上发表的报道称,除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在高脂饮食前后分别测定冠脉血流储备外,研究人员还测定了5例研究对象在进食低脂饮食后的冠脉血流储备。
Hozumi博士的研究小组发现,在进食高脂饮食后5个小时,甘油三酯水平从基线水平的1.1mmol/L明显增高到2.8mml/L(p0.001);而平均冠脉血流储备从餐前的4.02下降了18%,降低到高脂饮食后5小时的3.30。
研究人员指出,在5例还进食低脂饮食的男性中,他们的冠脉血流储备在进食高脂饮食后降低0.79,但在进食低脂饮食后增加了0.07(p=0.03)。本组人群中的平均甘油三酯水平在进食高脂饮食后增加了1.6mmol/L,在进食低脂饮食后增加了0.1mmol/L(p=0.03)。
Hozumi博士等补充说:“虽然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没有包括存在冠脉危险因素的男性,但是高脂饮食后冠脉血流储备的降低可能是引起餐后心绞痛综合征的因素。”
吃饭只要七成饱 警惕餐后心绞痛
餐后心绞痛是发生在冠心病基础上的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冠状动脉疾病。人们吃完饭后,心脏输出的血流会大量聚集到胃肠部位来帮助消化食物,而供应心肌本身的血流减少,血液的重新分配,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另外,餐后心肌收缩加强、需氧量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多、负荷加大等也都可能是发生餐后心绞痛的重要因素。
当餐后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应该及时服用硝酸酯类的药物,必要时还要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刘博士指出,如果患者吃得不是太饱,而且连续餐后发生心绞痛,那么就更需要引起警惕了,这是冠心病病情严重的信号,应该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结果可择期进行介入性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除了及时治疗,餐后心绞痛的预防非常重要,有冠心病的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药物治疗,还必须做好自我保健,特别应注意饮食问题,不要吃得太饱,尤其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每餐只吃七八成饱,更不可暴饮暴食。
不管有没有冠心病,只要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比如抽烟、喝酒、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等,50岁以上的人最好只吃七八成饱,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和高糖食物。因为有些冠心病是隐匿性或无痛性的,虽然没有被发现,危险却同样存在,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餐后心绞痛发生。
餐后心绞痛一般发生在餐后半个小时后,如果患者频繁在餐后发生心绞痛,说明冠心病病情比较严重。
餐后心绞痛是发生在冠心病基础上的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冠状动脉疾病。人们吃完饭后,心脏输出的血流会大量聚集到胃肠部位来帮助消化食物,而供应心肌本身的血流减少,血液的重新分配,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另外,餐后心肌收缩加强、需氧量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多、负荷加大等也都可能是发生餐后心绞痛的重要因素。
当餐后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应该及时服用硝酸酯类的药物,必要时还要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吃得不是太饱,而且连续餐后发生心绞痛,那么就更需要引起警惕了,这是冠心病病情严重的信号,应该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结果可择期进行介入性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除了及时治疗,餐后心绞痛的预防非常重要,有冠心病的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药物治疗,还必须做好自我保健,特别应注意饮食问题,不要吃得太饱,尤其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每餐只吃七八成饱,更不可暴饮暴食。
不管有没有冠心病,只要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比如抽烟、喝酒、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等,50岁以上的人最好只吃七八成饱,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和高糖食物。因为有些冠心病是隐匿性或无痛性的,虽然没有被发现,危险却同样存在,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餐后心绞痛发生。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