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邓成艳郑委谈孩子的异性朋友
作者:三九养生堂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3 标签:食管癌 有专家审核 手术 非处方药 

邓成艳:妇科内分泌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导师。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 199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医学中心的IVF中心,系统学习不育的理论与实践,熟练掌握各种诱导排卵方案、B超下监测卵泡及各种并发症处理。善于不孕、不育症、妇科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诊治。

郑委,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家长教育领域的开拓者和实践者,CPEP家长教育工程核心理念及理论体系研发人,国家级课题《FCS家校区三元协同教育课程新模式探索》主要负责人,CCTV常年特聘家长教育专家,北京大学出版社智慧家长俱乐部系列丛书主编,与图书相配套的同名音像教材在全国60多家电视台竞相播出,反响强烈。

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事实上却自相矛盾。一方面,它把学生看作一种职业,认为这种职业的本职工作是读书,做其他事都有不务正业之嫌。这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能去做异性交往这类只有大人才能做的事。这两方面的看法显然矛盾,而且它们都不成立。 首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只是读书。成长包括很多方面,如身体的发育、社会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智力的进步、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读书求知主要涉及智力发展,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生上学与工人上班有本质的不同:工人上班要制造产品,在特定的岗位完成特定的生产任务;学生上学的基本目的却是发展自己,不只是学好数理化那么简单。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天地。学会与人交往,包括与异性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它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这门课不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会与异性交往,达成异质社交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

这一看法的潜台词是:与异性交往是一种很特别的任务,需要准备好特别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通过与异性交往本身的锻炼来形成。这实际上是在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它可能成功地阻止了一些青少年的尝试行为,但是,它同时也加重了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心理负担,给青少年达成异质社交性增添了不必要的障碍。不错,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在与异性交往时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种说法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反对学生与异性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他们往往举出不少事例来说明此观点的正确,诸如某某人因为早恋而没有考上大学之类。其实,如果仔细推敲,他们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许多因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主要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人,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教师或家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应。 精力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东西。一个人在某个时期的精力大小或多寡,有很大的伸缩性,而且受到情绪的强烈影响。心情不好时,人们往往无精打采;心情愉快时,人们就会浑身是劲。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因此,与异性交往本身并不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可能还有积极作用。当然,在与异性交往时,可能会发生一些矛盾,遇到某些挫折,影响人的情绪,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并不多,只能算作特例,而非常态。根据特例去反对与异性交往是不可取的,正如不能因噎废食一样。在一些名牌大学里,有不少只会读书考试,不善与人交往,尤其是不会与异性交往的学生,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很高,一些人最终因为情感问题而痛苦不堪,前程尽毁。成功的教育应该兼顾智力提升和社会性发展,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

早恋可能是最容易让家长和老师神经过敏的字眼。可以说,在一些家长和老师身上存在早恋恐慌症:一看到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就怀疑他们早恋了。一怀疑他们早恋,就如临大敌:一方面把他们打入另册,当作问题学生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控制其负面影响,害怕他们起了坏的带头作用,使早恋流行蔓延。在这种心态左右下,不知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妨碍了多少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异性交往的动机多种多样,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谈恋爱。即使是一对一的男女约会,也不能与恋爱划等号。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可能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在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甚至可能是在讨论怎么样才能避免早恋。虽然青少年还不成熟,容易冲动,但是,他们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制能力,在恋爱问题上一般会相当慎重。 如果说有一些中学生真的早恋了,他们也可能是被教师和家长逼上梁山的。早恋是成人世界制造的一个标签,一些人拿着这个标签到处乱贴。例如,如果两个男女学生关系很密切,经常在一起,那么我们本来应该给他们一个异性友谊的标签。然而,不少教师和家长从来就不相信有异性友谊这么回事,于是他们就会不由分说贴上早恋标签。一旦被贴了这个标签,这两个学生就有嘴难辩,外界的压力可能迫使他们真的恋爱起来。如果青少年真的早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早恋的学生也不是坏学生。早恋是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是道德品质错误。对早恋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孤立、打击,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和引导。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文章转载于:三九养生堂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3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