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交通”很堵
“肠道就像人体的‘加油站’和‘下水道’,主要负责体内的脏活累活。”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院士、北京世纪坛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罗成华说,我们所吃进去的各种食物的营养在这里分解、吸收,剩下的残渣也从这里被排出体外。然而,中国人的肠道却常常遭遇“堵车”。调查显示,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受便秘影响,70%的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不适,并常感到焦虑、抑郁;大肠癌在我国所有肿瘤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五,且上升趋势明显。
肠道也有喜怒哀乐
其实,肠道的职责远不止消化、吸收、排泄这么简单,它还是身体里最大的免疫器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称,在我们的肠道里,生活着大约100兆个细菌,共有400多种菌群。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肠道里就打响了细菌之间的战争。
肠道会像大脑一样闹情绪,时刻传达它的喜怒哀乐。比如有些人外出旅游,吃了很多胃肠不习惯的食物,这时尽管心情很舒畅,但胃肠就不一定乐意了,它会通过疼痛、胀气、腹泻、便秘等表达“不满”。 生活中,如果你的身体有以下表现,可能就是肠道在给你提意见了。
第一:便秘。
在任何时刻,人体内都有2~3公斤的“存货”,肠道每隔18~24小时就需“清仓”一次。世界微生态学会主席、日本著名肠内细菌专家光冈知足发明了一套用香蕉来衡量粪便的方法:长约15厘米,像香蕉一样粗的大便,大约有100克。每天排泄1~2根是最佳的,颜色最好像婴儿排出的金黄色、黄土色;栗子状是典型的直肠型便秘,泥状、水状的大便可能由消化不良、腹部受凉导致。
第二:粪便臭。
饮食中的蛋白质如鸡蛋、肉类等摄入量过多,容易产生恶臭。
胀气。胀气是肠道出现了多余的气体。造成胀气的原因很多,如吃东西的速度太快,或是边吃饭边说话。某些食物本身就易引起胀气,如豆类、苹果、桃子、洋葱、甘蓝、谷类以及红薯、马铃薯等。此外,某些肠胃方面的疾病如肠燥症、胆囊疾病(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同样可导致胀气。
第三:腹泻。
急性腹泻多因肠道细菌感染、细菌毒素损伤肠黏膜造成。
第四:食欲不振。
这可能是由于肠道的消化、吸收或运动功能发生障碍造成的。
此外,长痘痘、肤色暗沉、心情烦躁等都可能是肠道疾病的表现。
专家支招疏导肠道“交通”
该如何解决肠道拥堵?几位专家一致推荐了几位“肠道交通警察”。
安排好喝水时间。台湾著名肠道健康专家蔡英杰教授建议,洗澡前、睡觉前应各喝1杯,不要怕睡前喝水,因为睡觉时会流失大量水分,血液变黏稠,更容易出现心血管问题。起床后喝2杯水,不但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而且刺激肠道,让便意顺利出现。然后上午、下午再各喝2杯水。
避免喝含糖饮料。温白开水对身体最好,而糖水喝得过多会加速肠道老化,所以不要大量饮用可乐、汽水甚至果汁等含糖饮料。每天饭后,可以喝一两杯乳酸菌饮料。
每天至少吃30克纤维食物。如燕麦片、黑面包(含麦麸)、芹菜、韭菜、香蕉、猕猴桃等。它们在肠道中就像洗碗用的钢丝球一样,专门擦除不好的胆固醇,吸收水分使粪便易于通过肠道。
煮蔬菜比生吃好。很多人觉得蔬菜吃得不够,到了餐桌上就点生菜沙拉。专家指出,番茄、莴苣、小黄瓜等沙拉材料,食物纤维的含量非常少,而且生吃也没办法吃太多。点菜时,不妨选择煮蔬菜,比如海带、豆类、蘑菇等。
少吃消炎药、解热镇痛药。这些药容易破坏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引起腹泻,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慎用厕所芳香剂。很多人为了遮盖大便的臭味,在马桶附近摆上除臭剂。这样不仅不能完全去除大便的气味,还会让你对肠道发出的警讯浑然不觉,失去判断的依据。
有便意不能憋着。晨起或早餐后排便是最科学的。尽可能做到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例行公事”,形成“生物钟”。坐马桶时,可在双脚下垫个东西,促进排便。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