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北京抗高血压药OTC市场调研
作者:健康网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3 标签: 其它 

北京巴人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市场调查部与药品部日前对北京抗高血压类药OTC市场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1.抗高血压类药在北京OTC市场上的品牌认知率:西药和中成药的品牌认知率总体上不存在什么差别,其中6个品牌(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心痛定、牛黄降压丸、牛黄清心丸和络活喜)的有提示认知率超过了50%,北京降压0号(北京双鹤药业公司生产)的品牌认知率最高(无提示认知率为91%,有提示认知率为92%)。这6个品牌中,西药和中成药各占一半,除络活喜是“合资品牌”(大连辉瑞制药厂生产)以外,其它均为国产品牌。但是,这6个品牌在北京OTC市场上的销售量与其认知率并不完全成正比,原因是有一部分品牌的抗高血压类药主要是在医院销售的。

2.抗高血压药在北京OTC市场上的广告认知率:被调查购买者中有27%的消费者在有提示的状态下表示没有看到任何抗高血压类药的广告。只有3个品牌(北京降压0号、络活喜和复方降压片)的广告认知率超过20%,其中北京降压0号,无提示认知率为60.5%,有提示认知率为69%。尽管抗高血压类药大部分品牌的广告认知率很低,但之所以在北京OTC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这是因为一个抗高血压类药品牌的建立需要较长的时间,除了广告促销外,还必须结合患者对品牌的其它获知途径(如医生的推荐、亲朋好友的介绍等)进行,不像某些类OTC药品(如抗感冒类药、抗腹泻类药等),用相对接近市场化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就有可能在品牌的建立上获得成功。当然,抗高血压类药要在OTC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完全放弃广告宣传和促销也是不可取的,否则,就会像那些广告认知率很低的品牌一样,尽管其品牌认知率还可以,并且在医院中占有一定的销售量,但却丢失了在OTC市场上的份额。

3.抗高血压类药消费者过去一年内和本次在零售药店(不包括在医院)购买的品牌:依次是:北京降压0号(77.5%和53.0%)、复方降压片(53.5%和17.5%)、心痛定(36.5%和13.0%)、络活喜(23.5%和10.5%)、牛黄清心丸(24.5%和4.5%)、牛黄降压丸(19.5%和3.5%)。其中,络活喜、牛黄清心丸和牛黄降压丸为中价位的产品,北京降压0号为低价位的产品,复方降压片、心痛定为极低价位的产品。

4.抗高血压类药在购药者家中存有的品牌:此次调研中,有超过3%的家庭中存有抗高血压类药,其品牌依次是:北京降压0号(占调查家庭的44.5%)、复方降压片(占调查家庭的35.5%)、心痛定(占调查家庭的22.5%)、牛黄清心丸(占调查家庭的17.5%)、牛黄降压丸(占调查家庭的11.0%)、络活喜(占调查家庭的8.0%)、拜心通(占调查家庭的4.0%)、开博通(占调查家庭的4.0%)、尼群地平(占调查家庭的4.0%)、波依定(占调查家庭的3.5%)。其中一些品牌在零售药店中卖得并不好,品牌认知率和广告认知率也不理想,但是在购药者家中有存货,说明这些品牌主要是购药者到医院开处方药所购得的。

5.抗高血压类药过去一年内在零售药店的铺货率:有一半品牌的抗高血压类药在零售药店的铺货率超过了50%,但其中许多品牌在购药者中的品牌认知率并不高,在零售药店的销售状况并不好。说明这些品牌的生产厂家把销售主渠道放在了医院,对于在零售药店的销售并不重视,针对消费者进行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很少,任其在OTC市场上自生自灭。抗高血压类药在北京OTC市场的零售药店月均销售额为18800元左右,按照《’98北京药店大全》统计的727家药店推算,抗高血压类药在北京OTC市场的全年销售额大约在1.6亿多元。更何况我们国家的人口已经趋于老龄化,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加。另外,从北京目前的整体医药市场来看,在医院畅销的抗高血压类药,尤其是西药,大多是在OTC市场上知名度较高,并且畅销的品牌。

6. 抗高血压类药品牌获知途径与被决定购买外界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医院医生认知抗高血压类药的某个品牌并导致购买这个品牌的人群比例明显高于其它途径和因素的比例。大多数品牌获知途径比例与品牌决定购买的外界因素比例相吻合,“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这个因素是例外,有40.0%的消费者从“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中获知这个品牌,可是只有17.5%的消费者因为这个因素决定购买这个品牌,这说明了消费者在购买抗高血压类药时对仅凭“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备注:有27%的消费者在有提示状态下表示没有看到任何抗高血压类药的广告)就决定购买某个品牌持谨慎态度。“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尽管不是影响消费者决定购买某种品牌的抗高血压类药的最主要的外界因素,但却是重要外界影响因素之一。要做好抗高血压类药在OTC市场上的销售工作,一方面要注重医院医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消费者进行直接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二者缺一不可。另外,消费者品牌获知的其它途径还有“在柜台上看到”。

文章转载于:健康网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3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