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安教授:发病机制:(1)血流动力学改变:糖尿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尤其是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在DN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2)氧化应激和代谢紊乱:其中代谢紊乱包括糖、脂代谢紊乱及肥胖。 (3)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在DN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血压升高。(4)细胞因子的作用:主要为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5)遗传作用(6)“微炎症”反应
郭兆安教授:糖尿病病人临床上出现肾脏损害应考虑糖尿病肾病,家族中有肾脏病者、明显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肾小球滤过率明显过高或伴严重高血压者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在1型糖尿病中,凡有蛋白尿同时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青春期后的病人,几乎可以确定为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伴有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糖尿病合并了其他肾脏病:①有明显蛋白尿但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②急性肾损;③不伴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④短期内蛋白尿明显增加等。出现上述情况应考虑肾活检以除外其他原因的肾小球病。
主持人:糖尿病肾病几期患者需要进行肾脏代替治疗?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与预后效果怎么?
郭兆安教授:糖尿病肾病分为5期,第5期是指患者肾功能已经受到损害,血清肌酐已经开始升高,即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期(CRF)。进入CRF后,血清肌酐超过707umol/L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衰、酸中毒等,此时便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而肾移植则是患者生活质量最高的替代治疗方式。有研究表明,从长期存活率、生活质量的角度分析,糖尿病肾病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肾移植效果优于透析。
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和预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肾移植受者整体评估(2)肾脏原发疾病评估(3)肾移植受者的年龄(4)受者全身健康状况(5)排除禁忌证(6)移植术后的后续治疗和健康管理。
郭兆安教授: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气阴两虚为其本,瘀血阻络为其标。对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Ⅲ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可兼血瘀、热盛证,Ⅳ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夹瘀。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以往所认识到的糖尿病肾病多从肾、脾立论,大多数医者在其基础上,均认为血瘀、浊毒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要点,并由此提出了“久病入络”、“毒损肾络”等观点。糖尿病肾病日久不愈,气血不足,鼓动无力,血行迟缓,阻于络中,络脉瘀阻,络息成积,最终在肾脏中形成微型癥积。近年来“肾络微型癥积”学说渐渐成为糖尿病肾病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成为指导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方向。
郭兆安教授: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严格限制主食量、避免甜食、适当运动、预防感冒、控制体重和戒烟等。(2)应适当限制蛋白:糖尿病肾病的低蛋白饮食治疗很重要,它具有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蛋白质代谢,延缓肾损害进展,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碳水化合物代谢等作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人,给予饮食蛋白入量为0.8g/(kg·d);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饮食蛋白入量应进一步降至0.6g/(kg·d),以高生物价值的动物蛋白为主。(3)应定期监测蛋白尿状况和肾功能进展,一旦确诊存在肾损伤,应至少每半年至1年监测一次。
文章转载于:寻医问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