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前曾任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会副秘书长,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是国内中医骨科领域权威人士。朱云龙教授曾为国内外很多领导人、著名运动员进行诊断治疗。尤其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各种脊柱损伤性疾病,包括跌打损伤、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过敏性湿疹、带状疱疹、骨折脱位、骨感染、骨髓炎、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其高尚的医德,感人至深,甚受广大患者赞誉。
朱云龙教授平生致力于中医骨科的研究,先后师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创始人著名骨科专家尚天裕,新医正骨疗法创始人冯天有、按摩专家李墨林、著名中医骨科专家苏绍三、中医外科专家张雁庭、内科专家方药中、时振声等学习,学贯中西,集名家所长又自成一家。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宁夏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1)容易腰扭伤:许多人都有过腰扭伤的经历,大多是因为过度或过强的运动劳损造成的。有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大的运动,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或起床叠被就突然发生腰扭伤,休息几天或热敷或口服止痛药,疼痛就能消失,患者常常以为是肌肉拉伤或肌纤维炎,而不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信号。
(2)慢性腰痛:有些患者在急性腰痛之后逐渐形成持续性慢性腰痛,在咳嗽、喷嚏、排便用力或早晨起床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这样的患者实际上是较重的腰肌纤维炎,再遇到诱发因素时就有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3)发作性腰痛:在腰椎间盘退变伴椎间关节不稳的情况下,往往再过伸位时发生腰痛,可反复发作,每次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在间歇期则没有任何症状。
(4)脊柱侧弯:有的患者腰痛伴有脊柱侧弯,而没有腿痛的症状,这种情况也应考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期症状。
(1)绝对卧床休息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
(2)牵引治疗 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 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激素硬膜外注射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
(5)髓核化学溶解法 利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但该方法有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通过特殊器械在X线监视下进入椎间隙,将部分髓核绞碎吸出或激光气化,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达到缓解症状目的,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的病人,不适合于合并侧隐窝狭窄或者已有明显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脱入椎管内者。
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术后活动的限制(4张)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
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
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近年来,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技术使手术损伤减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章转载于:三九养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