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是由小儿麻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是影响到皮肤及呼吸道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的潜伏期是7-14天,小儿麻疹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很高,可并发肺炎。麻疹是以初热期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2~3天后口腔颊黏膜粗糙,有细小白点(麻疹黏膜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疾病容易与其他几类疾病混淆。
鉴别诊断
1、风疹 重点应与轻型麻疹相鉴别。风疹特点为:多见于幼儿及学龄前期小儿,成人少见。前驱期短而症状轻,无热或低热,轻咳、流鼻涕,较少发生眼结膜炎,无科氏斑。起病1~2天后即出疹,迅速见于全身。皮疹为稀疏色淡斑、丘疹,1~2天内即消退,不脱屑、不留痕。同时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很少并发症,预后好。测血清特异抗体可助鉴别。
2、幼儿急疹 多见于婴幼儿,1岁以内为主。骤起高热,持续3~5天,而突然下降,可伴发高热惊厥,呼吸道卡他症状不明显。热退时或热退后出现皮疹,呈散在玫瑰色斑丘疹,以躯干为多,1~2天即自动消退,疹退后一般不脱屑或留有色素沉着。发热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3、猩红热 前驱期发热咽痛明显。1~2天后全身出现针头大小红疹,疹间皮肤充血,呈现一片猩红,压之退色。疹退后可发生大片脱皮,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显著。
4、肠道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时常伴发各种类型皮疹。多发生于夏秋季。出疹前常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腹泻等,偶见黏膜斑,常伴全身淋巴结肿大,继而出疹,也有热退方出疹者。皮疹多样,大多为斑丘疹,也可为小疱疹、荨麻疹样。皮疹消退后不脱屑、不留痕。外周血象无特殊变化,或可有白细胞轻度增加。
5、其他 如败血症、斑疹伤寒、药物过敏、过敏性皮疹、川崎病(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等亦须与麻疹鉴别。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皮疹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可加以区分。
麻疹如何治疗和护理
症状表现
● 开始时的症状表现与感冒症状表现相似
最初2~3日发热在38℃左右,同时有咳嗽、流鼻涕,出现眼部分泌物等类似感冒症状表现。到第3~4日,开始出现眼部充血、口腔内侧黏膜出现数十个类似口内炎的白色粒状物。这是麻疹黏膜斑这种疾病特有的症状表现,可以在早期发现麻疹。
● 再次发高热的同时全身有红色皮疹出现治疗护理
持续3~4日的高热退热后,在半日至一日内又重新发热,耳朵后部开始出现细小红色皮疹,逐渐扩散到胸部、腹部、背部、手脚,3~4日内遍布全身。皮疹渐渐由小块连接成片,使皮肤看起来呈斑状。在这期间高热持续不退,脸部微肿,口腔内溃烂,眼部充血并有大量分泌物,还有腹泻现象。咳嗽逐渐加剧,宝宝精神状态很差。
发病后7~10日逐渐退热,食欲也慢慢恢复。至体力恢复到平时的水平需要大约2周的时间。红色皮疹逐渐变成褐色,经过1个月左右逐渐消失。
治疗护理
● 退热后到皮疹消失这段时间,首先要给宝宝一个安静的环境
现在没有很有效的对抗麻疹病毒的药物,因此只能根据症状表现进行治疗。为预防中耳炎、肺炎等二次细菌感染,应遵照医嘱给宝宝服用抗生素。高热不退、全身症状表现恶化的情况下也可以住院。
热退后皮疹颜色逐渐变淡,这段时间可以在家静养。如果高热持续容易引起脱水,需要不断给宝宝补充水分,注意穿着是否过多,尽量使宝宝处于一个温度舒适的环境。热退后3~4日后才可以洗澡。
● 宝宝1岁后可以接种疫苗
麻疹是一种有很强传染力的疾病,因此宝宝在1岁后必须接种疫苗。在没有接种疫苗期间,如果与患有麻疹的宝宝有过接触,不满1岁的宝宝应在接触后6日内注射γ-球蛋白,1岁以上的宝宝应在接触后72小时内接种疫苗。同时应前往医院就诊。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