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癌症中,胃癌是最为常见的癌症之一。据国际抗癌组织统计,全世界胃癌的发病人数每年达60多万,其中35%发生在中国。胃癌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在全身癌肿中居第二、三位。
胃位于人体上腹部,呈J字形,是食物重要的消化器官。胃癌可以在胃的任何部位产生,发展过程可能经过很多年。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症状隐匿且无特异性,因此早期胃癌很难发现。事实上,我国只有5%~10%的胃癌能被早期诊断。
我国胃癌死亡率为25.2/10万(男性:32.8/10 万,女性:17.0/10 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3.2%,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男性是女性的1.9倍)。中国胃癌的世界人口调整死亡率:男性:40.8/10万,女性:18.6/10万,分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2~7.9倍和3.8~8.0倍。我国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全国抽样调查263个点,胃癌调整死亡率在2.5~153.0 /10万之间,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分别为15.3/10 万和24.4/10万,后者是前者的1.6倍。胃癌的病理类型主要是腺癌,其他类型的胃癌有鳞状细胞癌、腺鳞癌、类癌、小细胞癌等,后几种类型较少见,不同类型胃癌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别。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以西北最高、东北及内蒙古次之、华东及沿海又次之、中南及西南最低,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胃癌确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 ,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由于胃癌在我国极为常见,危害性大,有关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胃部疾病等有关,所以了解有关胃癌的基本知识对胃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胃癌治疗得早与晚,效果大不一样。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95%。如果胃癌发展到了晚期,疗效便不甚理想了。因此,早期发现胃癌,是胃癌防治中重要的一环。那么,胃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呢?上腹部不适、隐痛这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多数胃癌病人发病初期都有上腹部不适、隐痛的症状,或心窝部隐隐作痛。疼痛常捉摸不定,无明显规律,有时还伴有反酸、上腹部闷胀感、服用一般胃药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使得医生和病人都易忽视作进一步的检查。
纳差、乏力及消瘦这是由于患胃癌后胃内消化液分泌减少,胃的蠕动功能失调,加之进食后上腹部不适疼痛,因而进食减少、纳差,导致乏力消瘦。恶心、呕吐如果癌肿发生在幽门窦部,容易造成幽门部分或完全梗阻,出现恶心、食后上腹部饱胀感及呕吐。如果癌肿发生在贲门部,可出现进食不畅,逐步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返流。呕血、黑便如果胃癌的癌肿生长侵袭到相邻血管,便会导致出血,轻者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重者表现为排柏油样黑便。如果出血凶猛,会发生呕血。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对400例早期胃癌的症状分析,发现早期胃癌病人上腹部痛占83?3%;上腹部不适占36%;胃部闷胀感占37?8%;食欲减退占39.5%;反酸占37.5%;消瘦占33.8%。
这些信号虽然都不够典型,特异性也不强,但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如果没有胃病史而近期内出现上述症状,切不可轻易认为是一般胃病,要高度重视,争取作更详细的检查。原有胃病者如果原有症状出现变化或加重者,也要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文章转载于:寻医问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