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咳嗽是呼吸道粘膜受刺激引起的一种防御性反射动作,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鲜为人知的是,咳嗽还能增加脑血管血流量,给大脑补充氧气,使病人暂时保持清醒,为后面的专业救护赢得时间。
更为关键的是,咳嗽还能调节心跳节律,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助于恢复和维持心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主动咳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救方法。 效果类似“电击除颤” 早在2003年欧洲心脏学会上,就有研究人员指出,在心跳骤停时,病人的血液循环会突然停滞;如果在心脏骤停发生前,能猛烈地咳嗽(咳嗽会增加胸廓内部的压力),就能对心脏起到直接按摩的作用。
在美国,不少大医院的心脏病监护病房都要求病人入院时,先接受一种咳嗽自救的学习和训练,以便他们在发生心脏意外,来不及呼救医务人员,或医务人员未来得及抢救时,能够先自救。
从心脏生物电活动紊乱开始,到引发致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脏停跳,这个过程时间非常短,前后甚至可能不超过一分钟。因此,除非病人随身携带有除颤器(或体内已安装自动除颤器),否则大多数情况下有生命危险。
在心跳骤停的瞬间,病人甚至连呼叫“救命”的能力都没有。有研究发现,此时大声咳嗽,可产生约75焦的动力能量,这些能量能随时即会转化为生物电流,给濒死的心脏进行一次类似除颤那样的复苏,其效果与胸外心脏捶击复苏相仿。
关键时刻:10分钟 有些心脏疾病是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典型的心脏病发作时,病人会感到胸口有一股剧痛,并开始蔓延到左手臂和下巴,这种情况下病人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而一个人从发觉心脏不舒服开始,到晕厥前一刻,中间大概只有10秒钟的时间。 由此可见,病人要学会把握这救命的10秒钟。
此时首先不要惊慌,要在一边找药一边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不停地用力咳嗽,每一次咳嗽前都要先呼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地、深深地、长长地咳。每隔1~2秒咳嗽1次,5次后可以稍停一下,直到救护车赶到,或者赶到心跳已恢复正常时才能休息。
做深呼吸的目的是要把氧气吸进肺部,咳嗽的目的则是要以这个动作挤压心脏,使它恢复正常跳动,进而促使血液循环。 咳嗽过后,即使症状有所改善,也应及时去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尤其是老年人。因为心脏疾病常受到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凉或阴雨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突然发作。
系统性的检查和治疗,对较轻的心脏病病人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加重;对较重的病人则能予以积极的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站起时头晕,不妨多咳嗽 冠心病病人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时,首先要躺下来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同时应马上含服硝酸甘油片。此时用力咳嗽虽然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但由于咳嗽增加了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了心肌缺血症状,因此也能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由此看来,对于突发心脏病的病人来说,大声咳嗽不但不会增加病情的危险,反而是一剂自救的良方。 不过,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或肺气肿的病人,就要慎用咳嗽急救法,因为在剧烈咳嗽之后,会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
文章转载于: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