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治疗疾病的需要,将肠道的一部分外置于腹部表面,以排泄粪便,就是“结肠造口”,俗称“人口肛门”。
手术前医生应仔细设计好造口的位置、大小以及尽可能地符合生理要求,结肠造口应高出皮肤表面3厘米,便于配戴粪袋以收集、储存粪便,过高或过低都不合适的。排便无规律是结肠造口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对排便无控制的意识。康复的办法是经结肠造口灌肠,训练患者增强定时排便的意识,开始,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以后逐渐减少,乃至完全不用。每次用500~1000毫升温水灌入结肠造口部位,以刺激结肠排便;水的流量视患者感觉而定,流入10分钟后拔出导管,首先随着导管拔除流出一部分水和粪便,20分钟后剩余的水全部随着粪便流出。经过反复训练,一般术后三至六个月几乎所有结肠造口患者能定时自然排除粪便。
病人应注意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每日用温水、肥皂清洗,保持清洁干净,如有腐蚀,可涂氧化锌软膏;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腹泻,如需外出,可服止泻剂以抑制肠蠕动;应避免做增加腹内压力的动作,遇有排便困难,可戴手指套涂油膏扩张造瘘口;出现肠粘膜脱出或回缩,需到医院急诊处处理。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进食不容易消化的食品:如花生、瓜子、松子、核桃和杏等仁等干果;纤维多的食物:如玉米、高梁、白薯及部分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带籽的食物:如草莓、西红柿、猕猴桃等及生冷的蔬菜和瓜果;此外,还要注意少吃带有特殊味道的食品:如大蒜、洋葱、韭菜、萝卜等,以及容易产生臭味的鱼、蛋、牛奶、羊肉等,如果患者不参加社交活动,后者可随意。
文章转载于:放心医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