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的分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胃癌晚期进行分期,主要是想通过胃癌晚期的不同阶段来进行划分的,这样划分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对处于胃癌晚期的患者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胃癌晚期又可以分为隆起型、表浅性和凹陷型。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具体的内容。
判断胃癌的预后以及对比新的手术和诸如化疗、放疗、分子生物学免疫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必须以胃癌的病理分期为临床基础。长期以来对淋巴结清扫术在胃癌疗效和预后中的作用并不统一,采用不同的病理分期系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香港和南非cape城报告广泛淋巴结清扫并不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反而带来了较高的并发症,与之相反,德国胃癌研究组报告胃癌淋巴结清扫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并发症并不增多,这一区别正是由于采取了不同分期系统的结果。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不管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早期胃癌的肉眼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1、隆起型(ⅰ型):
肿瘤从胃黏膜表面显着隆起,高出胃黏膜约黏膜厚度的2倍以上或呈息肉状。
2、表浅型(ⅱ型):
肿瘤表面较平坦,隆起不显着。此型又可细分为①表浅隆起型(ⅱa型)较周围黏膜稍隆起,但不超过黏膜厚度的2倍; ②表浅平坦型(ⅱb型)与周围黏膜几乎同高;③表浅凹陷型(ⅱc型),又名癌性糜烂,较周围黏膜稍有凹陷,其深度不超过黏膜层。
3、凹陷型(ⅲ型):
有溃疡形成,仍限在黏膜下层。
仅局限于黏膜层的腺癌被分成小黏膜癌(4cm)和浅表癌(4cm);小黏膜癌和浅表癌也可以灶状浸润黏膜下层。渗透亚型的癌组织浸润黏膜下层的范围要广泛,分为pena和penb两个亚型,pena以肿瘤的推进边缘为界限,它比penb少见,penb呈多点浸润黏膜肌层。
在早期胃癌中,小黏膜癌、浅表癌和penb病变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血管浸润率低,外科手术预后好(10年生存率大约90%)。对比起来,pena型病变的特点为血管浸润率及淋巴结转移率高,手术后预后差(5年生存率大约64.8%)。
国内王浩等人对116例早期胃癌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长径和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手术指征要以肿瘤的病理分期为依据。胃癌手术根治的范围和方式选择几经变革,从早期无限制扩大切除范围到出现缩小胃切除倾向,再到对小癌灶开展经内镜局部切除。现已阐明盲目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多器官切除术并不能提高术后生存率。
例如okajima等提到在日本施行胃癌根治术的同时切除脾脏和(或)胰体尾部,凡胰尾部受侵、脾门第10组淋巴转移(占26. 7%)或脾动脉周围第11组淋巴结转移(占22. 2% )时均需同时切除脾脏。他主张ⅰ~ⅲ期病例应予保留脾脏,仅ⅳ期病例才切除脾脏。
在早期全胃切除术中常例行沿胰腺上缘清除淋巴结,增加了胰漏、膈下脓肿和糖尿病等并发症率。maruyama等于1989年提出了保留胰腺的全胃切除术,他发现胃的淋巴并不流向胰腺实质内,清除脾动脉及周围脂肪结蒂组织时可以不必解剖胰腺实质和脾静脉。他于1995年报道了299例保留胰腺的全胃切除术, 手术病死率0. 3% , 并发症率19. 6% ,ⅱ期患者的累计5年生存率为70. 5% , ⅲ期为54. 1% ,其结果不亚于同时胰体尾切除术。
非手术治疗亦依赖于胃癌病理分期。例如fink等主张对胃癌病例采取术前化疗,它虽不能改变早期肿瘤可切除病例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但能使部分局部晚期病灶获得治愈性切除的机会,其治疗效果仍离不开治疗前的原发灶分期、规范化的手术操作和淋巴结清扫技术,与疗效最紧密相关的预后因素当推原发灶的分期。
胃癌晚期的分期的意义是什么?通过上述的介绍,希望大家对胃癌晚期进行分期的治疗有所了解,同时也希望对正在接受治疗中的胃癌晚期患者提供一些参考。
文章转载于:放心医苑网